详细信息

坐上高铁去远方

时间:2023年05月11日    作者:王玉斌    点击量:

  (河北讯)从广西匆匆赶到衡水枣强县,只为记录雄商高铁“台邑I线”500kV电力线路的迁改全程。广西到河北,我辗转两趟长途车,一班飞机和一列动车组,祖国疆土之大,令我感慨自豪,中铁一局电务人走遍千山万水的建设足迹,更叫我为之感动。

  衡水枣强县紧邻衡水湖湿地,两条河流穿城而过,八景公园、南湖等多个休闲公园水而建。园中,步道、骑行通道长椅、主题景区设施俱全。散步在拱桥之上,碧波荡漾,苍鹭飞旋,听蛙声片,赏柳絮风轻,这里有着大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优势是一座宜居小城。

  县城核心区西侧七公里外的小村庄,便是雄商高铁“台邑I线”500kV电力线路的迁改现场,施工区域被一圈警戒线围起,物料在堆放区码放整齐,车辆进出通道铺一排钢板保护田地不被碾压,利于工程完工后复耕复种故而这里除了施工的吵杂声打破乡村的清静以外对环境带来过多侵扰

  在工地的几日,每天都可看到红腹雉鸡在不远处觅食,它们始终机警与人保持安全距离,稍有越界就快速隐匿于麦浪之中;绿头鸭每到日暮,便三五成群低空飞行在这里集结,飞落在一处深耕不久的田间,隐约可见不停啄食,或许是在补充某种土壤所含的微量元素,亦或在捕食昆虫吧。

  “台邑I线”迁改施工,为当地村民带来一新的消遣方式。夜小雨麦苗眼见得一截,麦穗“喝”饱了水,“胀”圆了“肚子”,在雨滴的压迫下“脑袋”微垂映着朝阳一闪一闪。正值一年中难得农闲时,天刚放晴,村民便带着板凳来到工地附近,围坐一起远远看着、议论着这里一天天的变化,见证六座铁塔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座塔有多高啊?”我连续几天在工地航拍工程进度已成了“人见熟”我走近,村民便好奇地问起我。

  “这塔呀有70米高,38吨重呢。”通过几日的采访学习俨然像个行家。“这里要修高铁,因为原来的铁塔碍事儿,所以要挪地方重建。”我继续以最通俗的话语,试图向村民“普及”迁改知识。

  “高铁通哪啊?”村民显然被我的解释带到了云里雾里所以关心坐上高铁能到哪儿

  “这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途经河北、山东、河南3省9市25县(区),长552公里

  “你们这份工作真不错,可以全国到处转转。”一位上了岁数的大叔用羡慕的口气跟我说。听到大叔此番话,我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心有多少建设者,他们把时间都浓缩到了工程中,在别人“到处转转”的羡慕眼中,不知不觉度过一年又一年,他们的时间给“别人”的太多,留给自己和家庭的所剩无几犹记得雄商高铁迁改工作前期推进的一幕幕,回忆总在一瞬,过程却历经千难

  自项进场后便重点对“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清单进行实地摸排核查,为摸清实际迁改工程量与原设计偏差项目工程部门全员出动,兵分多路,分段包干,开展沿线电力线路、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给排水管道和通信线路核查

  由于多数核查点“隐藏”在农田或树林间,有时候远远看到了,车却开不过去核查工作遇到了难题。在项目生产会上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利用现有图纸结合实地摸排、航拍辅助,三位一体开展工作。项目部使用无人机高空拍摄沿线画面,结合工程图纸比对,通过后期坐标合成,将图纸平面数据生成可视化智能视频,指导核查工作又快又准进行

  那天,他灰头土脸,像个泥人一样回来了。”项目好多同事都对董玉龙天的狼狈样记忆深刻3月22日,一场强沙尘天气席卷雄安区,项目技术员董玉龙坚持完成当天最后一处电力线路核查测量工作,返回项目部时已经狼狈不堪,他在田间地头,穿梭果园树林,每每鞋里都会满了土,衣服被树枝划破了一件又一件

  雄商高铁迁改工程除正线20余公里在雄县境内,500kV及以上超高压迁改涉及河北省4个市8个县10个乡镇24个自然村,征地拆迁工作量大,由于各乡镇对征地拆迁政策理解不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难度。

  “多跑跑人就熟了,征迁与被征迁不是矛盾关系,基础建设造福地方百姓,大家都是受益者。”项目地亩专员曹陇睿说:“要把大政策吃透,结合各地方当地政策,在大框架内有理有据,开展工作。”“脑子灵、腿脚勤、政策熟”这是雄州镇邢村村书记张云龙曹陇睿评价。在获得地方主管部门的支持后,村民协调会也进展得顺利起来,通过补偿政策宣讲以及第三方评估对政策未提及部分合理的补偿办法,得到了被征迁户的广泛理解配合。

  万事具备,就等停电临近“台邑I线”500kV电力线路迁改的计划停电日期,现场负责人南江一直紧盯线路停电计划的正式批复超高压线路因等级高,停电影响范围等原因同一条线路原则上两年才批一次停电计划,国家电网审批流程卡控严格,不到正式批复令下达那一天,大家的神经都在紧绷。最终,线路实际停电时间与预批时间吻合,4月29日首个天窗日来临。我也原计划,从广西天巴高速赶到“台邑I线”迁改现场,跟踪进度并全程记录施工过程

  四月底枣强县多风雨,这种天气对于高空作业的超高压电力迁改施工来讲,很不友好。一旦遇雨或强风,工程就要被迫叫停,幸而雨总在夜半下起,清晨便稀疏渐停。停电计划仅有十天,十天当中要完成六座铁塔组立,三座旧塔拆除,新线路迁改架设和附件安装调整,绝非易事工地虽然泥泞,并没有阻挡施工人员的决心,他们不仅要抢“天窗”还要时刻留意天气预报,晴好天气的空档”加紧施工

   近一年我跑过大铁、地铁、市政和高速等多个项目,超高压线路迁改还属首次。我与当地村民一样,共同见证了迁改工程铁塔从无到有的新建过程,线路架设场景宏大,原来一条条超高压输电线路是这样建成,这也解心里许久谜团

  一根根铁塔配件,成千上万颗螺丝,在作业人员的手中分段装配,再吊装组立在牵引机的巨大动力下,通过一根轻质柔性引导线,将钢索牵引替换到每座铁塔并形成贯通,四根4厘米直径的导线又被钢索继续牵引,通过巧妙的“逐级”替换,完成地面到高空的导线架设平衡挂线、引流线安装、导线间隔棒安装探伤试验都需要在高空中进行我在放飞无人机拍摄时,刻意与高空作业人员保持适当的距离,生怕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我通过无人机的视角看向地面已心惊胆战,而他们在高空中沉稳熟练地操作着,攀爬时如“飞檐走壁”,移动中如履平地,两根保障生命的安全绳是他们此刻最亲密的“战友”,他们是空中的独舞者。

  5月8日,“台邑Ⅰ线”率先在京雄商高铁(河北段)7条超高压电力线路迁改工程中首个完成,为京雄商高铁跨大广高速连续梁施工扫清了障碍。

  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高铁建设快速推进,京港(台)高铁线路不断延伸,“八纵八横"线路覆盖广阔,坐上高铁去远方将不再是梦想,期待着新线路的开通,好看遍祖国各地风光。

  

  项目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获取沿线实景数据

  

  定点定测工作在田间地头开展

  

  地勘样本采样记录

  

  迁改施工

  

  

来源: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