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工作的时候
夏末微凉,秋叶渐黄的日子悄然来临。总会有人向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找到工作了吗?你对今后工作有什么想法?”
这是一个令人迷茫的问题,对于一个久居学校七年之久的学生来说,工作太过遥远,早已熟悉象牙塔的人即将面对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我断断续续的完成了三年研究生的课程,自以为在学校的课业中学习到人类知识的结晶,粗浅的了解了些屠龙之学,这些智慧会让我们人生的旅途更好走一些。可是回望疫情的这几年,也不过是狂妄自大的低估了社会的生存法则,找到一份工作就是一份难题,对未知的恐惧,成为了毕业生话题的主基调。生活是有趣的,我们在讨论工作中总是想着未来的一切,烦恼、忧虑、美好、享受……仿佛言语能够化解这些迷茫,生活也确是踏实的,因为语言的终点要用行动来证明。
在七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有幸加入了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开始自己的工作旅途。和我同时毕业的同事们也同我一样,带着少许迷茫初入职场,出于这种陌生的熟悉感,我很快便与他们熟悉聊了起来,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因为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西安、重庆、广西、甘肃……,他们的家庭、习惯、口音都各不相同,对这份工作带着期许,也怀揣着不一样的看法。或是有对父辈那个年代的有一种向往,或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人并不是为了生活,更多是为了提高,能够在新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我记得尤为清楚的,就是一位同事对他爷爷的回忆:风餐露宿,只争朝夕,尽管黄沙遍天,狂风萧萧,但狂风依旧抵挡不住干工程热情。于是他便想要到达爷爷工作过的那个地方,在那里开始他奋斗的目标。听完他说的,我竟有些恍惚,相信总有一种力量在此次聊天后会萦绕在我们心头,它驱动着大家工作时的热情,跨过以后的生活。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进行了七天的培训后我就来到郑州,参建了郑州地铁项目。这是一个和西安差不多的地方,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我没有闲云野鹤的心情去学习,需要在这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项目办公室工作的我感到一切都是新奇的,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报道,如何挖掘施工中的特色亮点,如何填报好一张张表格……。在项目上,我碰见了另外一群人,那是在施工现场干技术的新学生们,他们每天在一线,熟悉更多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对现场还一窍不通的我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在一次项目活动中,我便与他们聊了起来,话题还是关于工作,让我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看法,关于选择与未来,在他们的构想中,工作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而从中学习到的宝贵经验与知识,也将为未来人生的道路打好基础。一位来自河北的同事说,他希望能不断学习,走出自己的家乡,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我心里不禁陷入了沉思,工作也需要订立一个个目标,才能激发自己不断向上,不断前进。
对于工作的讨论不仅仅只是对未来的高谈阔论,回到项目部,每当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办公室里也免不了要谈论今天的工作。我真切的体会到工作是具体而准确的,填写表格,制作画册……,逐渐已不是陌生的样子,各项业务也越来越顺手。工作不再是对未来的转瞬憧憬,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在我们的工程建设中,哪怕仅仅是安装一盏灯,或者一个开关,都不能有所失误,因为它的背后关系者乘客的安全,还有这个城市所承载的生活的美好。想到这一切,我的内心倍感责任感,手下的活儿更轻快了。
对于工作的讨论还远远不止于此,广阔的天地中有多少人在默默奉献中坚守。我只是生活的一名学生,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找寻自我的意义,以其为更美好的世界添砖加瓦。